本院动态
NEWS CENTER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院动态 > 公司新闻

谋长远,定计划!我院助力成都东部新区构建公交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16 10:25:24     编辑:Admin


 

成都东部新区是2020年正式成立的省级新区,管理面积870km2,目前区内中心城镇支撑不强、农村发展基础薄弱,总体上呈现出小市镇、大农村局面,尤其是在公共交通方面,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较小、运营质量不高,不能有效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服务质量要求。为构建完善的公交体系,我院受成都东部新区委托,开展城乡一体化公交规划工作。

 

一、由一次调查引发的思考

目前东部新区总人口约4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余区域为集镇和乡村。现状共22条线路为东部新区服务,主要分布于人口较为集中的空港新城及天府机场片区,工业园较为集中的简州新城无公交覆盖。为做好新区的公交规划工作,项目组深入街镇、产业园、农村等地点进行调查,其中部分居民和公交从业人员反映的问题值得深思。

居民A我居住在甲镇,最大的出行需求是直达乙镇,但我坐公交只能坐到地铁站旁边的公交站,需要再转一趟公交才能抵达我的目的地,但转一次公交我要额外等半小时以上,本来公交就很慢,再加上等车时间又长,只要赶时间,我就不敢去坐公交了,只有和邻居拼车出门。

居民B我家位于龙泉山上,每逢赶集,我需要很早就起床,去1公里外的村口等农村客运班线,否则晚了我就挤不上车了,我今天的农产品就卖不掉了,平时基本上一天只有两三班车,临时要上街不是很方便。

居民C我家位于农村地区,家里孩子在镇里上学,我自己在简州新城工业园上班,由于农村客运班线不可靠,而且平时靠电三轮接送孩子和上下班,但山路陡峭,总觉得不安全。

学生A我是区内的在校大学生,周末节假日想到成都中心城区游玩,但目前没有直接联系的公共交通,要便捷只能打车,或者我需要坐1小时公交再换乘地铁,这些方式要么费钱,要么费时间,对于我们学生来讲不是很友好。

公交从业人员A我们公司是受托提供公交服务,按照全市统一的公益票价政策收费,运营成本持续增加,但目前补贴政策尚不完善,公司无法投入更多资金提升公交服务,面对居民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无所适从,客流增长缓慢。

以上摘录的部分情况,可以窥探出新区公共交通现状,即公交规模小、覆盖薄弱、服务质效不高,农村客运无法满足基本需求,导致上班难、上学难等问题。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出行存在“三低”特征,即人口低密度、出行低频次、客流低强度,公共交通没有规模效应,无法实现城市级交通出行服务,公交企业运营困难;另一方面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城市新区与老街镇的公共交通联系,使得公共交通服务与实际需求错位。

1-1 现状主要问题

 

二、我们怎么做

我院结合东部新区实际,一方面“通盘考虑”,结合东部新区城乡结构和出行特征的差异,谋划满足长期需求的公交体系,一方面“对症下药”,提出解决近期问题的对策举措;从“线网搭建-车辆配置-场站配套-运营计划全要素覆盖式制定方案,从方案制定-意见征询-落地实施全流程贯穿式提供咨询服务。

1 方案层面因需制宜搭建公交体系

我院技术团队充分依托出行大数据和调查数据,把握成都东部新区公交现状问题、针对农村出行“三低”特征,提出跨区“外联通”、城市“内循环”和农村“保基础”的公交体系,依据需求第一性原则,一是差异化搭建公交线网,精准满足农村地区乡镇赶集、上学等不同出行需求,强化城市建成区商业办公、产业园通勤覆盖,提升区内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的换乘便捷性;二是提出车辆配置方案,基于不同线路的客流需求、道路条件等要素,按照“一线一方案”提出车辆配置数量、车型长度、车内空间设置等建议,以期提高车辆有效使用率;三是制定场站配套方案,按照线网分布、车辆停放和运营需要,合理布局公交场站,并提出充电桩配置建议,支撑线网运营;四是制定运营计划,结合出行需求,提出各条线路的收发车时间、发车间隔等建议,并按出行峰谷分布情况,提出高频计划、时刻表计划、需求响应等运营模式,避免运力浪费。

2-1 东部新区规划公交线网

2 实施层面近远结合逐步开通公交

综合考虑出行时空大数据、百姓出行重点诉求、公交企业运营痛难点,一方面分阶段、分批次提出近期、远期开通的公交线路、配置的车型车数、建设的公交场站、实行的运营模式,测算近期投资额和运营成本,既回应近期老百姓和企业的“急难愁盼”诉求,缓解新区城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供需矛盾,又兼顾运营成本和财政负担的可承受性,让政府和运营企业能够持续投入、有效投入,维持公交系统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配合公交企业制定近期实施方案,包括进行现场踏勘、需求调查等工作,遵循“先加后减、先开后优”的基本原则,细化公交线路近期起讫点、停靠站点、运营时间、发车间隔、配车数等方案,按照控规要求和城乡建设计划,落实可供公交车辆临时停放的点位,确定近期可用于建设的公交场站地块位置。


2-2 配合公交企业现场踏勘

3 服务层面精益求精提供全面支撑

为做好方案,落实方案,我院技术团队全流程提供全方位技术咨询服务,一是配合东部新区公交主管部门召开座谈调研、意见征求、部门群众访谈等会议,收集相关资料,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精心编制形成技术方案;二是配合主管部门参加项目审查,包括部门联合审查、专家审查、区领导组织的审查等,并根据反馈意见深化完善规划方案;三是积极主动向主管部门提出中肯建议,包括顶层制度的建立、财政支撑体系的建设、规划实施评估体系的构建、智慧系统的建设、运营监管体系的搭建、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等建议;四是提供优质后续服务,包括不定期收集公交运营资料、跟踪城市建设计划、了解出行需求变化,根据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并向主管部门提供简要建议,辅助主管部门作出决策,共同推动成都东部新区城乡公交高质量发展。

目前,成都东部新区已按照近期实施方案逐步开通多条公交线路,结束了简州新城建成区无公交覆盖的历史,提升了区内产业园、高校和商业办公区域的覆盖,加强了高铁站、地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的接驳,进一步满足了通勤、上学等需求,线网总客运量较新线路开通前提升了约30%

 

三、结语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总结在“城市新区+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公交规划思路和经验,从顶层设计、规划体系、设施体系、运营服务体系、智慧科技赋能等五大方面着手,致力于提供专业的体系化解决方案和优质的咨询服务,为城乡公交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 深圳公共交通服务“评、诊、治” —— 2024年一季度公交服务指数评析

下一篇: 让大湾区人民在“烧鹅专线首选站”更舒心 —— 西平西站慢行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