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8 11:33:30 编辑:Admin
高波 | 作者
YGG | 编辑
包图网 | 头图来源
编者按:9月21日,在第九届公交都市发展论坛上,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波做了《数字化蝶变智慧公交,让城市出行更美好》主题报告。
高波首先介绍了深圳巴士集团的总体情况,并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转型必须抓住4个关键点,即"聪明的车、精准的服务、科学的网和健康的驾驶员“,通过这四方面实现数字化蝶变智慧公交,最后从智能排班与自动调度、公交数据资产变现以及自动驾驶三方面对智慧公交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01深圳巴士集团总体概况
深圳巴士集团创建于1975年,是一家服务民生的国有控股企业,拥有员工2.3万多人,各类车辆近1万多台,是以公共交通为主业,以旅游运输、汽车租赁长途客运、场站建设、物业管理、新能源服务、智慧交通等业务为支撑的全牌照一体化公交产业集团,2017年已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成为全球首个规模最大的纯电动公交企业。
深圳巴士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打造国际影响力卓著的绿色智慧出行服务企业、国内先行示范的城市交通综合服务企业。
深圳是创新之都,高新科技企业云集。我们有幸与华为、鹏城实验室等高科技型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深圳巴士集团联合华为开展了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创新引入公交业务场景,搭建了“1+6+3”的公交数字化转型体系,即打造了一个数字化的平台,形成了六项数字化能力,包括业务创新、协同出行、数字管理、精准服务、智慧营运、安全预防,给市民提供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三个层次的出行服务。
深圳巴士集团数字化的转型取得了行业的示范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20年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也是本次评比中唯一获奖的公交企业。
02深巴对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实践
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在于让城市出行更美好,因此转型必须抓住4个关键点,即”聪明的车、精准的服务、科学的网和健康的驾驶员“。
“聪明的车”是指在车上加装一系列智能设备,帮助驾驶员解决驾驶遇到的困难,纠正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
以公交车为例,公交车车身庞大,且存在多处观察盲区,是行车安全必须解决的隐患。深圳巴士集团在车身安装了360°智能盲区监测预警设备,该设备应用了AI视觉算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全天候、全覆盖精确感知5类盲区,分类分级预警,驾驶员可通过立体图像效果及声音提示快速发现盲区风险,进而规避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升车辆在转弯以及倒车等危险情况下的行车安全。
据统计,城市交通的事故90%是发生在路口,这也是公交企业安全管理的痛点。针对这个痛点问题,深圳巴士集团打造了主动安全防御系统,联合相关厂商升级了车辆的前置摄像头,使其具备AI算法,对斑马线超速、不礼让行人等核心风险进行识别和管控,再将数据推送到驾驶员安全管理平台,对存在问题的驾驶员进行教育考核,形成业务管理闭环。
AI查违颠覆了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也打造了深圳巴士集团的主动安防智能管理。通过上述升级,AI查违功能补全主流产品在路口区域监控的空白,安全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2020年、2021年、2022年百万车公里死亡率为0,公交交通违章率下降58%,交通事故率下降42%。
在安全的基础上,需要为乘客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公交服务的痛点是候车焦虑,乘客不知道车什么时候来,也不清楚有没有座位,乘车没有选择,而“精准的服务”就是让乘客随时可以了解这些信息。
深圳巴士集团推出了公交线路准点服务,通过提供智能化工具和数据验算,将预到站时间与时刻表对比,提醒驾驶员按点运行,当前运行线路准点率达到98%。
同时,深圳巴士集团还在车内安装客流统计设备,并通过AI算法测算车厢拥挤度,并通过小程序等多种途径将结果推送给乘客,实现乘车信息可查可知。通过车上三牌、手机APP、电子站牌语音预测播报联动,实现“行人路上可看、乘客车上可知、市民远程可查”。
通过配置智慧电子站牌,可实现站点、线路、车辆等信息查询,乘客可准确获取下一站距离、等候时长等乘车关键信息,使乘客能够安心候车,有选择性地乘车。
此外,深圳巴士集团正着力建设一张”科学的网“。公交线网与客流的时间、位移相契合,才能真正提高公共交通营运的效率,构建“会思考,自调节”的运营组织模式。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地铁成网,实际上客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调整公交线网来满足乘客新的出行需求。
调整公交线网首先必须摸清客流OD信息。客流OD是反映乘客在哪个站上车、哪个站下车的数据。客流OD数据是线网优化和科学调度的基础。基于准确的OD数据才能得出整个公交线网市民的出行趋势,通过动态调整线路发车、配车,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传统客流统计技术缺少OD分析或OD识别准确率低,不能真实、实时掌握城市客流动态,是公交行业多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深圳巴士集团和相关厂商合作,独创头肩特征提取算法嵌入车载感知设备,克服车厢上下客区域狭小环境中的瞬间高速识别、车内外曝光等难题,利用256维Re-ID技术,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检测头肩目标数量,准确完成客流统计。目前客流统计准确率96%、OD识别准确率86%,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技术,有针对性的对单条线路甚至整个线网进行科学优化。
该项技术是公交行业首创,并申请了相关专利,这对于公交行业来说也是一个突破性进展,相当于给公交运营提供了眼睛,而后台的客流分析系统更是实现了公交大脑的功能。
以大站快车为例,深圳巴士集团根据获取的大客流OD信息,通过大数据算法,针对客流需求,实现车辆的调度、调整,实时生成大站快车调度方案,快速应对高峰期出行需求,方案试点线路开通后,可以为80%的乘客节约20%的时间,极大提高了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让公交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出行首选。
再以高频快线为例,深圳巴士集团通过城市客流热力点找出主客流通道,废除原有的低效同质线路,组建鱼骨式的公交线网,乘客乘坐高频快线后再转乘公交支线,就能快速到达目的地,进一步降低通勤时间。
最后是”健康的驾驶员“。健康的驾驶员是公交运营保障的基石。
深圳巴士集团通过严管和厚爱两种方式对驾驶员的健康进行数字化管理。严管即严控上车关,严查驾驶员上车前的血压和酒精状态,源头上杜绝酒驾及带病上车;厚爱就是关注驾驶员的身心健康状态,建立健康画像,并及时给予关爱、心理及身体健康的指导。
在严管方面,深圳巴士集团联合相关厂商研发了驾驶员岗前报班系统,驾驶员在上车前可通过该系统自助检验血压和酒精状态,检验的结果(报班结果)自动推送至调度系统,如果不合格就不给发车,以此实现严管。
厚爱方面,深圳巴士集团联合相关厂商打造了驾驶员健康管理系统,借助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研究成果,构建可视化数据管理平台,对驾驶员的健康数据进行分层次的管理、分析。同时,深圳巴士集团建立了健康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华为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采集驾驶员健康数据,对健康体征数据实时监测。并与深圳大学总医院合作,为驾驶员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常态化的身心健康指导,同时实现在驾驶员的健康画像,有效提升驾驶员的健康水平。
03智慧公交的未来展望
深圳巴士集团认为,在未来,高等级AI将成为我们强大的盟友。Chat GPT、自动驾驶等技术目前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相信不用再过多久,AI演进将彻底颠覆传统认知,给智慧公交带来革命性升级。近期,深圳巴士集团联合科技企业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
首先是智能排班与自动调度。当前大多数公交企业只实现了调度的信息化,把线下纸质调度业务搬到了线上,并没有真正实现自动化调度。深圳巴士集团目前正在联合华为研究AI自动化调度系统。
该系统设计有4大目标,即调度自动化、优化劳动时长、匹配客流及提升乘客体验。通过自动生成发车计划、司机排班以及实时调度自动化提升效率;降低司机劳动时长,相同班型内劳动时长均衡,提升劳动效率;预测客流,发车班次匹配客流规律,实现高峰期发车频次与客流需求同频共振;合理分配发车间隔,降低平谷峰期乘客的平均候车时长,使得车辆满载率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大数据分析与AI技术相结合,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营运需求做出模拟仿真,生成最佳营运计划、自动调度。目前该系统已在部分车队试跑成功,下一步将进行全面推广。
其次是公交数据资产变现。巴士集团的公交车辆每天载客里程约80万公里、工作日客流量上百万,形成了庞大且富有高度价值的数字资源。这片数据蓝海需要公交企业与高新科技企业跨界融合、加速挖掘,才能实现数据资产变现。
近期,深圳巴士集团联合相关厂商开展了城市治理业务的研究。当前城市的市容巡查大多采用的是人工方式,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市面上也有利用物流车、快递等社会车辆的摄像头进行辅助AI巡查的做法,但存在覆盖频次和规律不足的问题。
但是公交线路不同,公交线路固定密集运行的特点刚好可以解决以上痛点。深圳巴士集团利用公交车上的AI摄像资源与大数据分析,高清扫描城市动态变化,协助相关部门提升城管和市容巡查的治理效率。目前市容AI巡查在福田区某街道已开始试运行工作,采集覆盖率达70%,预计可减少30%以上的人员费用。
三是自动驾驶。深圳巴士集团认为,公交车行驶速度低、线路固定、环境相对稳定等特点非常适合自动驾驶模型训练的开展,促进自动驾驶技术迭代成熟,可以说公交领域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最合适的场景。我们大胆预测,自动驾驶很有可能像新能源车辆一样,在公交领域里面率先示范成功。公交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切入自动驾驶领域是一个难得机遇。
基于上述分析,深圳巴士集团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有两个初步成果,一是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商汤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前海片区投放自动驾驶公交车。二是已经在坪山区与百度自动驾驶团队合作运营自动驾驶乘用车,目前已经正常运行。
深圳巴士集团一直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欢迎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创未来,数字化蝶变智慧公交,让城市出行更美好、更安全、更便捷。
下一篇: 改革与创新:成都公交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